据传其任殷大夫时,已有七百多岁,却无衰老之相,常服水桂云母粉和麋角散,又擅房中术,导引行气,并传给采女、殷王等人,后周游天下,升仙而去。因其曾受尧封于彭城,年享高寿,其道堪祖,故后世尊称为“彭祖”。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一称:“彭祖者,殷时大夫也。姓名铿,帝颛顼之孙,陆终氏之中子。历夏而至商末,号七百岁。”《神仙传》卷一略云:殷王命采女问道于彭祖,彭祖曰:“吾遗腹而生,三岁而失母,遇犬戎之乱,流离西域,百有余年。加以少枯,丧四十九妻,失五十四子,数遭忧患,和气折伤,荣卫焦枯,恐不度世。所闻浅薄,不足宣传。”遂去,不知所终。其后七十余年,闻于流沙之国西见之。又《楚辞·天问》曰:“彭铿斟雉,帝何飨受寿永多,夫何长?”意思是说彭祖奉献雉羹与天帝,天帝赐之阳寿八百岁。再《庄子·刻意》曰:“吹响呼吸,吐故纳新,熊经鸟申,为寿而已矣。此导引之士,养形之人,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。”
彭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仙人,其往事蕴含着多方面的意义:
文化意义
彭祖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体现了古人对长寿、养生的向往和探索,也反映了古代的哲学思想、道德观念和民俗文化。
养生意义
彭祖以善于养生而闻名,他的养生方法,如导引术、服气法等,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,为人们提供了保持健康、延年益寿的参考。
精神意义
彭祖的长寿和智慧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,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健康、智慧和幸福,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坚韧。